第52章
關燈
小
中
大
次日。
朝食後,榮娘夫妻要告辭了。
離開前,劉之燁對母親劉王氏請求了話。不外乎,就是想請求劉王氏去外城居住,由他這個嫡親的兒子奉養。
當然了,這話在來之前,榮娘已經跟夫君劉之燁商量過了。這是晚輩的本份嘛。
劉王氏拒絕了。
就是在兒子、兒媳婦離開時,表示了挺舍不得他們,當然了,更舍不得了一雙孫女孫兒。至於兩個小嬰兒?
這會兒,被榮娘餵了母乳後,正是睡得香甜呢。
最終,告別了。
劉之燁就是駕著驢車,載著榮娘和親娘趙春花,以及一雙兒女離開了內城的這一座王氏小宅。
劉王氏站了大門口,一直瞧著那車輛不見了蹤影。
“夫人,您怎麽不留了三少爺住下來?”
身邊的老嬤嬤是王氏嫡支派來照顧了劉王氏的。當然,這個老嬤嬤也是熟悉少年時的劉王氏。知道這年青時的劉王氏也是一個要強的性子。
“留了人,沒留了心。算了,我不為難了三郎。”
要真留,以親娘的身份,劉王氏自然能留了兒子三郎。可留了今日,明日呢?後日呢?
劉王氏也明白著,她強求下了兒子三郎,就是讓兒子在為難罷了。
特別是她眼下住的宅子,那是王氏嫡支的產業。名義上隨她住,由得她住了一輩子也使的。可她怎麽忍心自己的兒子寄人籬下?
到底兒子三郎的姓氏是劉,是堂堂的劉氏一族的子弟。
至於說,為何不置了家業?
劉王氏的女兒劉遂歌已經是在皇家道觀中,被當了道姑。兒子一直失蹤,劉王氏攢著家業幹嘛?還不是給旁人留著的。
劉王氏當初沒那個心思。如今嘛?
則是瞧著三郎的成長環境,真不適合了在建業城的內城居住。這地方隨便扔個瓦片的,就能砸到了貴人。劉氏一族莫落了,人,總要認清現實的。
這些年的人情冷暖中,劉王氏看透了。
“走吧,回屋裏去。”
劉王氏對侍候的人說道。
“諾。”
嬤嬤和丫鬟皆應了話。
劉王氏離開了大門口,往堂屋行去。她面色平靜,心頭卻有酸楚。親生兒子尋到了,可兒子三郎的嘴中,貌似更喜歡了外城北區的那個小家啊。
劉王氏一路行來時,心裏澀澀的。
彼時。
榮娘和親娘趙春花正是坐了驢車裏。
母女二人各自抱著一個小嬰兒,劉玉娘和劉伯玉這會兒,都是睡得香甜著。倒不知道了,大人們的煩惱。
“夫人……”
趙春花順嘴兒,又是對劉王氏喚起了這個稱呼。可剛想接著說話時,她又覺得這個稱呼有點不對頭。
趙春花停了話。
榮娘瞧了出來,她沒多講什麽。有時候,外在環境的改變,人總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嘛。
“三郎她娘挺好的,待你的態度如今一瞧,真是萬般的好。”趙春花這時候心情是真好,她覺得三夫人劉王氏喝了女兒的媳婦茶,認下了這一門婚事。
於趙春花而言,就是心底的一塊大石頭落地。
“嗯。我跟三郎會好好孝敬母親的。”
“我們也會好好孝敬娘的。”榮娘先是說了對婆母的尊重,自然也忘記了自家的人。
當著親娘趙春花的面,榮娘一直喚了婆母劉王氏一聲“母親”。當然,若是親娘趙春花不在的場合裏,榮娘也會隨著夫君一樣,喚了婆母一聲“娘”。
劉之燁當著丈母娘趙春花的面,喚了劉王氏一聲“娘”。喚了丈母娘趙春花一聲“岳母”。而在親娘劉王氏不在的場合裏,劉之燁也會隨著妻子一樣,喚了岳母一聲“娘”。
等回了建業城的外城北區的三榕巷子口。
榮娘一家人是歸家了。
劉之燁沒進了院子,他去退了租賃的驢車。
等著當天的午時,用了午飯後。
趙春花領著兩個小嬰兒去躲懶睡個午覺。畢竟,榮娘照顧兩個孩子,多數時候是忙碌不過來的。親娘趙春花在幫忙照顧了。
這不,趙春花也是養成了午歇的習慣。
至於榮娘這會兒,就是守了鋪子裏的豆幹、豆皮買賣。順道裏,夫妻二人也是談些家常話。
“三郎,後悔嗎?”
“瞧著內城的繁華,那等高宅大院的。外城這等地方,可比不了。”榮娘看似一句打趣兒,其實,也是想知道了夫君劉之燁的態度。
“那又不是咱家的家底兒。與咱家無關的。”劉之燁心中敞亮的。
劉之燁說了心底話,他道:“榮娘,你說我得求了多少回,母親才會樂意了來外城居住?”劉之燁是劉王氏唯一的兒子,劉之燁自然有孝心,想奉養了親娘劉王氏。
這道理擺那兒,孝字大於天。
榮娘自然是讚同的。
因為,劉之燁若不如此做,豈不是太無情、太無義了?
“咱們多帶著玉娘、伯玉去探望了母親。母親總會同意的。”榮娘勸慰了幾句。
“我其實豈擔心的,三郎,咱們的家底兒可是用不起了仆人的。”榮娘眉頭輕蹙,說了她的擔憂,她道:“可母親一直習慣了身邊的仆人侍候,這……”
劉之燁這時候也是哭笑不得的表情。
他自然也是想到了這一樁子事情啊。
“這也是為什麽,我沒強求了母親來外城,由得我這個兒子奉養的原由。到底我還沒能耐,讓母親過了更好的日子。”劉之燁心頭有些自卑的。
在內城的見識,跟外城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劉之燁自然清楚著,他娘劉王氏在內城裏的王氏宅子中,那過了老封君的好日子。
真是來了外城?
他這小家中,哪有什麽好享受了?
劉之燁見天兒,也是跟妻子榮娘一起做了豆腐,做了豆渣饅頭,這等手藝活的。畢竟,豆子磨時,他家可沒驢子等牲口,全是人去轉了石磨的。
都是力氣活,吃的也是一碗力氣飯。
要說不辛苦,那全是假話。
至於貴人們會的吟詩做畫,騎馬打獵?劉之燁從五歲後,就沒接觸過了。他能識字,還是托了當今太子殿下的福氣,勉強沒做了睜眼瞎。
“母親會懂了,你的一片孝心。”
榮娘寬慰了一句。
劉之燁也是輕輕的點了頭。生活得現實,面對現實,哪怕殘酷著,也得認了。
日子慢慢的過去。
每一旬,找了一天的時間。
劉之燁總去領了妻兒去內城,去探望了母親劉王氏。送了一點兒小心意的小玩兒,是晚輩們的孝心。
劉王氏一一接納了。當然,也有回贈。
倒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劉王氏攢了一些家底的。不過,就是沒露白罷了。
如今瞧著兒子的日子困苦,她有些幫忙。可劉之燁拒絕了,道是好男兒總不能用了母親的體己錢。
他劉三堂,堂堂的劉氏子弟,有手有腳的,可以養活了妻兒。
劉之燁對母親劉王氏的要求,就是沒苦了自個兒,應該吃吃喝喝,就千萬得趕著可心了。至於他這個兒子,沒能好好奉養了親娘,已經是萬分的自責了。
劉王氏從兒子劉三郎這兒,得到了各多精神上的寬慰。
特別是孫女孫兒們的逗樂,也讓劉王氏心情舒坦了許多。
心情好,吃飯都更香。
也許是吃得好,睡得好了,劉王氏覺得自己的氣色也了起來。
同時,劉王氏也是打點了皇家道觀的某些人,想遞了話兒,見一見女兒劉遂歌。
太和二年。
冬。
建業城的冬天,特冷的。
江風吹來,總帶著刮骨刀的感覺。
過了冬月,近了臘月。新年時分的節慶感,就是越來越濃了。
榮娘家的生意不錯。
當然,她家也開始備起了年貨來。
皇城,東宮。
寢殿中,太子妃謝蘊正是讓宮人給她梳了近日來,新流行起的發髻。再是配了剛做的一套紅寶石頭面。
那紅寶石在巧匠的手中,倒是多重樣的做了石榴子和石榴花等圖案,頗是討喜的。
石榴多子,戴了這等頭面和手飾,太子妃謝蘊自然是想討個好彩頭。
這會兒,宮人給太子妃謝蘊梳好了發髻,也是佩好了發飾後。由得另外兩名宮女端了半身的銅鏡,讓太子妃謝蘊仔細的端詳和品鑒了是否滿意?
“嗯,不錯。”
“這發髻與頭面手飾,本宮都挺滿意的。”
太子妃謝蘊給了肯定的答案。
要說太子妃謝蘊的身邊,肯定不缺了,想討好她這個主子的宮人。這等梳頭的活計,那宮人想討來,也是要過五關,斬六將的。
總之,討好主子的機會難得。
太子妃這會兒,就是發話了。梳頭的小宮人給了賞賜。
太子妃的賞,自然是擡舉。小宮人忙行禮感謝。
太子妃謝蘊這時候擺擺手,示意侍候的宮人們皆是退下去。因為,太子妃謝蘊瞧見了她的陪嫁嬤嬤正是微帶喜色的進來了。
“嬤嬤來了,陪本宮聊聊話兒。”
“其它人,皆退下。”
有太子妃謝蘊的發話,其它的宮人們,自然是行禮告退。
等其它人都離開了,殿中剩下主仆二人時。太子妃謝蘊坐了梳妝臺前的胡凳上,笑說道:“看嬤嬤的臉色,自然是有喜訊兒跟本宮講吧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朝食後,榮娘夫妻要告辭了。
離開前,劉之燁對母親劉王氏請求了話。不外乎,就是想請求劉王氏去外城居住,由他這個嫡親的兒子奉養。
當然了,這話在來之前,榮娘已經跟夫君劉之燁商量過了。這是晚輩的本份嘛。
劉王氏拒絕了。
就是在兒子、兒媳婦離開時,表示了挺舍不得他們,當然了,更舍不得了一雙孫女孫兒。至於兩個小嬰兒?
這會兒,被榮娘餵了母乳後,正是睡得香甜呢。
最終,告別了。
劉之燁就是駕著驢車,載著榮娘和親娘趙春花,以及一雙兒女離開了內城的這一座王氏小宅。
劉王氏站了大門口,一直瞧著那車輛不見了蹤影。
“夫人,您怎麽不留了三少爺住下來?”
身邊的老嬤嬤是王氏嫡支派來照顧了劉王氏的。當然,這個老嬤嬤也是熟悉少年時的劉王氏。知道這年青時的劉王氏也是一個要強的性子。
“留了人,沒留了心。算了,我不為難了三郎。”
要真留,以親娘的身份,劉王氏自然能留了兒子三郎。可留了今日,明日呢?後日呢?
劉王氏也明白著,她強求下了兒子三郎,就是讓兒子在為難罷了。
特別是她眼下住的宅子,那是王氏嫡支的產業。名義上隨她住,由得她住了一輩子也使的。可她怎麽忍心自己的兒子寄人籬下?
到底兒子三郎的姓氏是劉,是堂堂的劉氏一族的子弟。
至於說,為何不置了家業?
劉王氏的女兒劉遂歌已經是在皇家道觀中,被當了道姑。兒子一直失蹤,劉王氏攢著家業幹嘛?還不是給旁人留著的。
劉王氏當初沒那個心思。如今嘛?
則是瞧著三郎的成長環境,真不適合了在建業城的內城居住。這地方隨便扔個瓦片的,就能砸到了貴人。劉氏一族莫落了,人,總要認清現實的。
這些年的人情冷暖中,劉王氏看透了。
“走吧,回屋裏去。”
劉王氏對侍候的人說道。
“諾。”
嬤嬤和丫鬟皆應了話。
劉王氏離開了大門口,往堂屋行去。她面色平靜,心頭卻有酸楚。親生兒子尋到了,可兒子三郎的嘴中,貌似更喜歡了外城北區的那個小家啊。
劉王氏一路行來時,心裏澀澀的。
彼時。
榮娘和親娘趙春花正是坐了驢車裏。
母女二人各自抱著一個小嬰兒,劉玉娘和劉伯玉這會兒,都是睡得香甜著。倒不知道了,大人們的煩惱。
“夫人……”
趙春花順嘴兒,又是對劉王氏喚起了這個稱呼。可剛想接著說話時,她又覺得這個稱呼有點不對頭。
趙春花停了話。
榮娘瞧了出來,她沒多講什麽。有時候,外在環境的改變,人總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嘛。
“三郎她娘挺好的,待你的態度如今一瞧,真是萬般的好。”趙春花這時候心情是真好,她覺得三夫人劉王氏喝了女兒的媳婦茶,認下了這一門婚事。
於趙春花而言,就是心底的一塊大石頭落地。
“嗯。我跟三郎會好好孝敬母親的。”
“我們也會好好孝敬娘的。”榮娘先是說了對婆母的尊重,自然也忘記了自家的人。
當著親娘趙春花的面,榮娘一直喚了婆母劉王氏一聲“母親”。當然,若是親娘趙春花不在的場合裏,榮娘也會隨著夫君一樣,喚了婆母一聲“娘”。
劉之燁當著丈母娘趙春花的面,喚了劉王氏一聲“娘”。喚了丈母娘趙春花一聲“岳母”。而在親娘劉王氏不在的場合裏,劉之燁也會隨著妻子一樣,喚了岳母一聲“娘”。
等回了建業城的外城北區的三榕巷子口。
榮娘一家人是歸家了。
劉之燁沒進了院子,他去退了租賃的驢車。
等著當天的午時,用了午飯後。
趙春花領著兩個小嬰兒去躲懶睡個午覺。畢竟,榮娘照顧兩個孩子,多數時候是忙碌不過來的。親娘趙春花在幫忙照顧了。
這不,趙春花也是養成了午歇的習慣。
至於榮娘這會兒,就是守了鋪子裏的豆幹、豆皮買賣。順道裏,夫妻二人也是談些家常話。
“三郎,後悔嗎?”
“瞧著內城的繁華,那等高宅大院的。外城這等地方,可比不了。”榮娘看似一句打趣兒,其實,也是想知道了夫君劉之燁的態度。
“那又不是咱家的家底兒。與咱家無關的。”劉之燁心中敞亮的。
劉之燁說了心底話,他道:“榮娘,你說我得求了多少回,母親才會樂意了來外城居住?”劉之燁是劉王氏唯一的兒子,劉之燁自然有孝心,想奉養了親娘劉王氏。
這道理擺那兒,孝字大於天。
榮娘自然是讚同的。
因為,劉之燁若不如此做,豈不是太無情、太無義了?
“咱們多帶著玉娘、伯玉去探望了母親。母親總會同意的。”榮娘勸慰了幾句。
“我其實豈擔心的,三郎,咱們的家底兒可是用不起了仆人的。”榮娘眉頭輕蹙,說了她的擔憂,她道:“可母親一直習慣了身邊的仆人侍候,這……”
劉之燁這時候也是哭笑不得的表情。
他自然也是想到了這一樁子事情啊。
“這也是為什麽,我沒強求了母親來外城,由得我這個兒子奉養的原由。到底我還沒能耐,讓母親過了更好的日子。”劉之燁心頭有些自卑的。
在內城的見識,跟外城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劉之燁自然清楚著,他娘劉王氏在內城裏的王氏宅子中,那過了老封君的好日子。
真是來了外城?
他這小家中,哪有什麽好享受了?
劉之燁見天兒,也是跟妻子榮娘一起做了豆腐,做了豆渣饅頭,這等手藝活的。畢竟,豆子磨時,他家可沒驢子等牲口,全是人去轉了石磨的。
都是力氣活,吃的也是一碗力氣飯。
要說不辛苦,那全是假話。
至於貴人們會的吟詩做畫,騎馬打獵?劉之燁從五歲後,就沒接觸過了。他能識字,還是托了當今太子殿下的福氣,勉強沒做了睜眼瞎。
“母親會懂了,你的一片孝心。”
榮娘寬慰了一句。
劉之燁也是輕輕的點了頭。生活得現實,面對現實,哪怕殘酷著,也得認了。
日子慢慢的過去。
每一旬,找了一天的時間。
劉之燁總去領了妻兒去內城,去探望了母親劉王氏。送了一點兒小心意的小玩兒,是晚輩們的孝心。
劉王氏一一接納了。當然,也有回贈。
倒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劉王氏攢了一些家底的。不過,就是沒露白罷了。
如今瞧著兒子的日子困苦,她有些幫忙。可劉之燁拒絕了,道是好男兒總不能用了母親的體己錢。
他劉三堂,堂堂的劉氏子弟,有手有腳的,可以養活了妻兒。
劉之燁對母親劉王氏的要求,就是沒苦了自個兒,應該吃吃喝喝,就千萬得趕著可心了。至於他這個兒子,沒能好好奉養了親娘,已經是萬分的自責了。
劉王氏從兒子劉三郎這兒,得到了各多精神上的寬慰。
特別是孫女孫兒們的逗樂,也讓劉王氏心情舒坦了許多。
心情好,吃飯都更香。
也許是吃得好,睡得好了,劉王氏覺得自己的氣色也了起來。
同時,劉王氏也是打點了皇家道觀的某些人,想遞了話兒,見一見女兒劉遂歌。
太和二年。
冬。
建業城的冬天,特冷的。
江風吹來,總帶著刮骨刀的感覺。
過了冬月,近了臘月。新年時分的節慶感,就是越來越濃了。
榮娘家的生意不錯。
當然,她家也開始備起了年貨來。
皇城,東宮。
寢殿中,太子妃謝蘊正是讓宮人給她梳了近日來,新流行起的發髻。再是配了剛做的一套紅寶石頭面。
那紅寶石在巧匠的手中,倒是多重樣的做了石榴子和石榴花等圖案,頗是討喜的。
石榴多子,戴了這等頭面和手飾,太子妃謝蘊自然是想討個好彩頭。
這會兒,宮人給太子妃謝蘊梳好了發髻,也是佩好了發飾後。由得另外兩名宮女端了半身的銅鏡,讓太子妃謝蘊仔細的端詳和品鑒了是否滿意?
“嗯,不錯。”
“這發髻與頭面手飾,本宮都挺滿意的。”
太子妃謝蘊給了肯定的答案。
要說太子妃謝蘊的身邊,肯定不缺了,想討好她這個主子的宮人。這等梳頭的活計,那宮人想討來,也是要過五關,斬六將的。
總之,討好主子的機會難得。
太子妃這會兒,就是發話了。梳頭的小宮人給了賞賜。
太子妃的賞,自然是擡舉。小宮人忙行禮感謝。
太子妃謝蘊這時候擺擺手,示意侍候的宮人們皆是退下去。因為,太子妃謝蘊瞧見了她的陪嫁嬤嬤正是微帶喜色的進來了。
“嬤嬤來了,陪本宮聊聊話兒。”
“其它人,皆退下。”
有太子妃謝蘊的發話,其它的宮人們,自然是行禮告退。
等其它人都離開了,殿中剩下主仆二人時。太子妃謝蘊坐了梳妝臺前的胡凳上,笑說道:“看嬤嬤的臉色,自然是有喜訊兒跟本宮講吧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